今天是: |
“小小興國縣,將軍一大片”。在聞名遐邇的將軍縣——興國,還有許許多多功勛卓著卻未等到革命勝利后授軍銜的將星,他們是千千萬萬為民族解放、共和國建立而流血犧牲的革命先驅,胡燦就是他們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。今天,我們一起來了解烈士胡燦的革命事跡。
胡燦是瀲江鎮瑤岡腦人,1897年出生于一個制傘工人的家庭,1925年在黃埔軍校加入中國共產黨,1926年9月擔任中共興國縣特別支部首任書記,1927年春重返國民革命軍,任營長、團長等職,參加了“八一”南昌起義。1928年9 月當選中共興國區委書記,領導興國的武裝暴動。1929年擔任中共興國縣委首任書記。同年冬,任贛南紅軍25縱隊參謀。1930年起先后任紅6 軍參謀長、贛西南紅軍干部學校校長、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軍事部長等職,1931年10月任江西省肅反委員會主任。1932年7月犧牲。胡燦先后擔任北伐軍團長、紅軍25縱隊參謀長、贛西南紅軍干部學校校長、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軍事部長、江西省肅反委員會主任等職,先后參加了“八一”南昌起義和中央蘇區第一、二、三次反“圍剿”戰爭,是興國暴動的主要領導人。
1924年冬,胡燦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。當時胡燦的堂叔胡謙任國民黨軍政部次長,在當年來說,可謂是“天子門生”。
也正是有了胡燦這樣的人,當年在黃埔軍校時,興國縣的一大批子弟,與他一樣,作出了正確的選擇,才有后來蘇區興國縣紅紅火火的第一等工作。
北伐戰爭勝利后,隨軍解放家鄉的胡燦、蕭以佐、鄢日新等在黃埔軍校參加中國共產黨的青年軍官,和從外地返回家鄉開展農民運動黨員邱會培、謝云龍等人一起創建中共興國縣支部,在興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工農運動,舉行武裝暴動,并在毛澤東的指導下,建立了革命政權,成為江西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。
1929年4月,毛澤東親自指導興國縣成立了革命委員會,胡燦任革命委員會軍事部長。同年6月,敵張與仁旅竄犯興國。胡燦率興國游擊隊在山區堅持斗爭。7月,他率部襲擊了鼎龍靖衛團,擊斃了團長蘭祥祺以下三十多人。敵人惱羞成怒,一面懸賞捉拿胡燦,一面縱火燒掉了胡燦的房子。
胡燦烈士短暫的一生中,為了革命的理想和事業,拋頭顱,灑熱血,建立起了新中國。他雖然離開我們70余年了,但他的精神、他的品質、他創立的事業永存,今天他依然活在我們心中,將來也永遠活在人民的心里。如今,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各項惠民政策落地,胡燦烈士的家鄉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,日子也越來越紅火。
贛公網安備 36073202360737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