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|
陳留弟
你從興國古老的上洛山傳來,從廣西劉三姐的故鄉飄來,伴著山中木客那叮當作響的砍伐聲,伴著放排佬那粗獷的沖浪號子,凝著血、沾著淚,飄過河流與田野,穿透黑夜與黎明,越過幾千年的時間與空間。
客家人進山出山,耕山耘山,腳下有溝壑阻隔,眼前有峰巒阻擋,頭上有云霧遮蓋,生存的空間是這樣閉塞,這樣狹小,這樣寂寞,這樣嚴峻!心中有愛要傳說,心中有恨要發泄,心中有苦要訴說,日久天長終于化作一聲激昂的“哎呀嘞——”沖出了心中。你似銀瓶乍破、驚濤裂岸、山鳴谷應、江河回旋。峰巒擋不住,溝壑隔不斷,山藤纏不住,濃云迷霧遮不了。
客家山歌源于民間的“天籟”,出自“岡頭溪尾”的勞作,你在金黃的莊稼上飄著,在壓彎的扁擔上顫著,在拉直的纖繩上系著,在轉動的紡車上繞著。哦!播種是歌、收獲是歌、痛苦是歌、歡樂是歌、愛是歌、恨是歌,血與淚是歌,靈與魂是歌。你是自然而然的真心吐露,無遮無攔的情感抒發,一句句,一聲聲,跳動著勞動人民的心聲,一字字,一行行,滲透著客家人無與倫比的智慧。
唱著你,祖先的長發唰啦啦飄揚,青銅般的手臂掄起堅執的利器,刀耕火種,圍屋作居,劈山開路;唱著你,點燃的火把呼啦啦舉起,揮舞閃亮的大刀長矛,鬧革命,打土豪,分田地;唱著你,千萬男兒呼嘯著踏上長征路,甩一路塵煙滾滾,抖一路雪雨風霜;唱著你,客家人高仰不屈的頭顱,邁開堅定的步伐,走向世界,走向大同。
古老的山歌,年輕的山歌,是一種生存的渴望,一種美好的向往,一種騷動的情懷。其韻味,其風采,其氣魄,其意蘊,那樣清麗、爽朗,那樣雄渾、厚樸,是那樣沁人心脾的美妙,她誘惑著客家人,不止不竭,不知疲倦地扯開嗓子,你唱我和,我和你唱,代代傳唱,聲聲高揚!
[供稿:興國縣作家協會]
贛公網安備 36073202360737號